76年在馬祖北竿當兵時,是駐守在北竿上村,那裡是要上碧山頂師部的要道,
所以當時一顆星的師長,每次離開師部要外出,一定會經過我們連上。
所以我們單位被一顆星的師長造訪機率,比其他單位要高些。每次師長一到,
大家都會很緊張,雖然他不會罵兵,但是連長被罵,我們的日子也不好過。
因此從那時候開始,我得到了『懼星症』。雖然現在已經45歲了,
看到有星星的人,還是一樣會放不開。
我的『懼星症』,最近好像有人在幫我強迫治療這病症。在今年馬祖莒光花蛤節時,
由於軍方有支援活動,因此認識莒光指揮部一顆星的指揮官-陳文凡少將。
圖右穿暗紅色衣服為本次料理教學的師傅,『何海平』先生。
每次一到馬祖莒光看到他,平易近人的指揮官都會很親切的與我打招呼寒暄,
好像在治療我的『懼星症』,雖還是一樣有點放不開,但症狀已比以前好了一點。
圖右前為馬祖莒光指揮部的指揮官-陳文凡少將。
這個月4號,我一個人在西莒,在下午辦完事後,照往例都會去馬祖地區,
唯一具有祖廟地位的『陳元帥廟』,去那裡進香祈福。
進香完後走出廟,準備去搭乘5點的交通船回東莒島過夜。當走到廟前廣場時,
就看到了莒光指揮部的指揮官在那裡,一看到我就熱情的與我打招呼,
我只好抱著『懼星症』前去寒喧。
圖右穿粉紅色衣服那位低頭做筆記的好學生,為馬祖莒光鄉柯鄉長。
鄉長說要做一位現代好男人,就要會做菜,所以他很認真的在上課做筆記。
在與指揮官寒喧中,當他得知我隔日還會到西莒時,就好熱情的邀請我,
希望我隔日去參加,莒指部舉行的『食勤人員專長複訓』。
那是馬防部為提升馬祖軍方伙食人員專業能力,特別聘請福州菜及川菜料理專家,
『何海平』先生到部隊來傳授廚藝,希望能讓軍中弟兄能吃的更好。
何師傅正在示範『洗鍋』,洗鍋可以防止在料理時鍋子產生沾鍋現象。
在6日我要回南竿時,剛好與何師傅同班船,我們就在船上聊天。
他告訴我這次的活動,會為期一年,他會每個月巡迴到馬防部各所屬的地區指標部,
教導部隊的伙房兵做菜。
每個月教兩道菜,事後各單位有上課的阿兵哥,
還要到南竿接受馬防部指揮官的驗收,親自做菜給馬防部指揮官品嚐,
看廚藝是否有進步。哇!這還真有點硬>_<
何師傅正在示範第一道『宮保雞丁』的製作方式。
想當初我當兵時,伙房掌廚的都是菜鳥新兵,老兵會在旁邊納涼。想想看,
剛入伍的兵都是剛滿20歲,能有什麼廚藝可言,只能說會炒菜。
在當兵的歲月裡,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的訓練,就在他們隨便炒、我們隨便吃,
渡過了當兵的日子,想想現在的兵,福利還真好。
在莒指部上課的時間,是下午2點半到下午4點多,因為我2點半有事情,
所以等我到上課地點『莒光英雄館』時,已經3點多了。
還好何師傅的示範才剛開始,應該是錯過莒指部指揮官致詞的部份。
現場除了受訓的阿兵哥外,還有莒光的鄉親前來上課,一同來學習廚藝。
何師傅料理出來的『宮保雞丁』,雞丁吃起來嫩到不行,超好吃的。
這次的活動,真的展現出莒光島『軍民一家、同島一命』的精神,
有福同享,有難......。
這次何師傅親自掌廚示範的是『宮保雞丁』及『麻婆豆腐』等,
兩樣最簡單菜色,我在現場真的學習到,看似最簡單的菜色,
能弄到稱得上美味,還真的必須要有點工夫才行。
大家如果長期有看我的文章,就知道我自己也有在做菜,
我也曾在部落擺過我做的菜的照片。所以這次上課我還算有認真在聽,
成果如何我不知道,至少我學會了一件事。
西莒島的美女,正細細品嚐何師傅的『宮保雞丁』。
過去我煎東西,很容易沾鍋。這次終於知道要先用油『洗鍋』,
把洗鍋的油倒出來後,再重新倒油,就不會沾鍋,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獲。
何師傅正在示範第二道『麻婆豆腐』,展現出熟諳的刀法。
在文章的照片中,你們可以看到莒光鄉的鄉長,超認真的在聽課並且在做筆記。
鄉長說要做一位現代好男人,就要會做菜。
難怪連莒光指揮部的指揮官,也很認真的在聽課,還不時的走到何師傅旁邊,
就近看師傅的示範。在整個上課的過程,也常提出一些問題問師傅,請師傅解惑。
在最後上完課後,有進行綜合提問,有兩位阿兵哥的提問讓我記憶深刻。
一位提出說以前我最常吃到的軍中罐頭,要如何進行料理,變出新的菜色。
另一個問題,就是因為馬祖莒光季節性的問題,現在機乎天天都在吃冬瓜與南瓜,
阿兵哥已經吃到怕了,想請何師傅給個建議,如何讓那兩個食材,
有其他比較好的料理方式,做出新的美味。
薑還是老的辣,何師傅都有做回答,只有在南瓜的部份,
因為食材特性的關係,比較提不出比較創新的回應。
以前的當兵我遇到這問題,正餐都會隨便吃一下,然後在晚點名後,
在房間與班兵弟兄,躲起來開小伙大吃特吃,不知道現在阿兵哥還會不會這樣做。
之前我也做過『麻婆豆腐』,但是不知道還要勾芡。
這次上課還有件事,是以前在外島當兵的沒見過的。就是看到了不少女性伙房兵,
她們都長的不錯,穿上軍服別有一番韻味與英姿,讓我不得不多看她們一眼。
42年次,現年57歲的何海平師傅,在回南竿的路上告訴我。
他是出生在馬祖西莒,父親當時在西莒的海保部隊工作,
出生沒多久就隨著父親移防到金門,還遇上了823砲戰。
最後又隨著父親到了台北,在小學還沒畢業,十二歲時就進了餐廳當學徒。
在台北西門町跟著幾位福州師傅學習廚藝,從打雜、切菜開始做起。
後來在民國64年在台北市民生社區開川菜館,70年代擔任台北國聯飯店行政主廚,
也當過開平高職餐飲科老師。
何師傅的『麻婆豆腐』,光是味道聞起來,就讓人有一種受不了的衝動。
此外,又擔任中華民國烹飪協會講師、1993年中華美食競賽評審,
香港太湖海鮮城集團顧問,與私人招待所掌廚。
多樣化的廚藝經驗,讓他在的事業有不少的創新之舉。
他曾深入新竹科學園區推展快速菜,標榜快炒三分鐘,美味佳餚立即上桌。
98年到馬祖擔任朋聚樓的主廚一年後,因為小孩都大,由於喜歡馬祖悠閒的生活,
所以選擇在馬祖南竿的梅石,開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。
莒指部有準備飯,讓大家在品嚐『麻婆豆腐』時,可以配飯吃。
『大家一起學做菜』馬祖莒光指揮部-食勤人員專長複訓,
全文就到此結束,這是一篇讓我重溫外島當兵記憶的文章,
感謝莒指部陳指揮官,給我這次寶貴的旅遊體驗^_^
西莒的美女,你們說何師傅的料理好吃嗎^_^
馬祖莒光-西莒地圖
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^_^